广州,历来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
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
繁荣的种子贸易、巨大的市场空间
每年吸引无数种业人士南下
广东种博会顺势而为,开创先河
成为中国种业与世界交流的窗口
如今,全国各地种业展会如雨后春笋,令人眼花缭乱
如何利用会展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
推动中国种业的长远发展
种业人士在思考
广东种博会也在积极引领探索
今年是广东种博会18岁
十八年种下的梦,耀眼的品牌,数千品种的灿烂
12月将在广州柯木塱竞相绽放
现在距离种博会还有5个月,品种征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,几百家企业、科研单位早早地摩拳擦掌,备好了看家品种,这些品种将在广州柯木塱实实在在地种出来,在千百个同类品种中秀一秀。“今年5000多个地展品种位置已经满了,辣椒品种比往年多。”展示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广东种博会最核心之处在于地展,在全国首开先河,起到了重要的标杆作用。这里每年种植着数千个优良品种,包括茄果类、瓜类、叶菜类、根菜类、玉米、花生、番薯等。在许多行业人心中,广东种博会是品种示范展示首选之地。寸土寸金的广州,正是通过这样一片大面积、高标准建设的农业示范基地,孕育着种业的希望。
几千个品种同时展示,如何保证每个品种得到同样的呵护?自然离不开规范化的种植管理。
“这茬水稻收割后就开始清理,整地,下有机肥底肥。”基地负责人说。从田间管理、育苗移栽到数字地展,展示基地做足了功夫。1个月前的柯木塱,来自省内外的20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长得正旺,散发出阵阵清香,通过水旱轮作,稻田养鸭、稻田养鱼等,实现了绿色防治病虫害、改良土壤。接下来,展示基地会根据参展品种的特性对播期进行合理安排,精心管理,确保这些品种在12月12日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。
除了地展,广东种博会馆展招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。
广东种博会最大特点之一,就是地展和展馆的距离十分近,观众在地头看中的品种可以马上走进展馆和商家进行洽谈,实现了从田间到展位、展位再到田间拍板成交的高效率。
种博会的“集中效应”,让企业走访市场和客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大大下降。
21世纪初,展馆展一直处在较为朴素的阶段,标展占主流,鲜见特装。在2004年后,利用特装展示形象的企业变得多了起来。这些年,先正达、和利农、世农、捷利亚、亚非、湘研、广良等等一大批企业在广东种博会利用特装展示提升自有形象,他们通过优良的品种布局、独特的设计风格,自成一派,使优良品种走入千家万户,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。
2010年,广东种博会进一步升级发展并建立了综合展馆,将展览、展示、洽谈零距离对接。2017年,国内首个种业品牌馆华丽诞生,这两年不断优化“品牌行动计划”、优化品牌馆规划,成为企业展示经营理念、品牌形象的最佳展台。
地址: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1号楼12楼(510601)
电子邮箱:ncbd1618@163.com